Login
我要投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安全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技术资料 >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

对高性能混凝土推广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2024-04-16 学术论文 加入收藏
1 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内涵理解错误包括很多监理人员,科研人员,以及进行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指导的技术人员,认识很多偏颇。关于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国内外一直有争论,各国不

1 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内涵理解错误
包括很多监理人员,科研人员,以及进行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指导的技术人员,认识很多偏颇。关于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国内外一直有争论,各国不一样,各行业也有差异,现在高性能推广指导小组给出了比较明确的定义。其实个人认为满没有那么复杂,廉慧珍教授曾多次表示,谁家混凝土要求低性能?没有低性能其实也就没有高性能,高性能混凝土应该说主要针对我们以前的混凝土耐久性远远没有满足我们的预期,回顾过去,发现问题所在,提出要特别重视耐久性,这首先从配比上要调整,为了保障结构耐久性,施工上应该有个高工作性的要求,闻德荣老先生也曾表达类似观点:只要混凝土满足施工工艺要求、满足工作环境要求、满足设计的寿命预期,就应该是高性能混凝土。

2对掺合料的错误认识
高性能混凝土一个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掺用掺合料,以前在很多工程不允许用,认为是偷工减料,现在忽然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认为掺了就高性能了,不仅掺,还要大掺,有些技术指导人员竟然也这么认识,自身就是错误的,何以指导别人?我曾经遇到过这么一件事,在承德到赤峰的高速公路建设中,我带队伍进行技术支撑,全线一百八十公里,桥隧比占一半,大概2010年左右,全线当时推广高性能混凝土,有一天,业主技术部长给我电话,说闻博士,有人说你的配比不是高性能混凝土,必须改!我问谁说的?他说是X教授,我问为什么?他说教授说了,你的配比掺合料少了(30%左右),至少要掺到40%以上,我问他,既然那样,你全线都用掺合料不就完了吗,还省钱,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外一个极端!掺量要结合材料品质、养护条件、环境特点等一系列因素,比如我去水泥厂调研,发现现在的水泥已经掺入40%左右掺合料,承德地区气温低,有效施工时间短,大掺量后还有多少熟料在里面?大掺量影响拆模时间,你的进度怎么保障?山区混凝土不好养护,大掺量怎么保障质量?业主听完觉得很有道理,接受了我们观点。

3 规范的理解差异
早期,我国的规范沿袭前苏联,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国家的规范又开始沿袭着欧盟,毕竟他们比我们早走一步,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借鉴,但欧盟与我国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原材料的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标准、施工手段、运输机械性能完全不同,把欧盟规范照搬过来到现场没有操作性,这也是必须要注意的。我在2016年去滨海新区就轻轨涨轨问题开专家论证会,每到夏季高温,钢轨经常涨起变型,阻断交通,原因就是法国工程师根据法国规范设计,没有考虑天津与法国巴黎存在巨大的气候差异,巴黎应用数十年没有问题,到天津年年出事!结合自己的科研与生产经验,在我们编制的项目指导书上,把公路上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中,C50胶材用量从要求的每立方450㎏放到480㎏,把水泥最小最大比表面积从350㎡/㎏放到 380㎡/㎏,跳一跳够得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 脱离一线,纸上谈兵
很多技术人员脱离现场,自己都没掌握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关键差别在哪里,去现场指导施工,调整配比,往往很被动,反而让大家对高性能混凝土本身产生歧义。比如,有的技术团队给现场做技术指导,全线200多公里,30几个施工单位,竟然出了一套标准配比,非常低幼的错误!!!全线各个施工单位原材各不相同,竟然配比相同,误人子弟,这也让大家对高性能混凝土产生错觉,觉得关键在于配比,与别的关系不大。

5 不以系统角度考虑问题
有些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指导人员知识面不足,一旦现场出现质量问题就只会调整配比,配比调整不出来就找外加剂,其实很多问题是多方面造成的,因为自身知识面的不足,总误认为高性能混凝土是万能的,通过配比的调整能解决一切问题,外加剂也错误认为通过配方的调整能解决很多,结果陷入怪圈,不能自我突破,以系统角度看问题。

6以偏概全,缺乏思考
一些高性能混凝土教科书里,有的认为大掺量是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特点,有人认为大流动性是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还有提出来4小时达到17.2MPa(其实这是模板周转的需求),都是以偏概全,必须要结合工程、结合环境、结合工艺等等,高性能混凝土是一个相对概念,与环境气候等等因素都分不开的。比如,自密实混凝土在高层超高层是必须的,因为含钢量太高,楼层也高,没法振捣,不这样没法浇筑,但放在路上就没法用,高性能是个相对概念。

7 政府支持,各尽其责
推广高性能混凝土,光靠几个人的热情是不够的,关键还是地方政府地方协会的大力支持,这也是我这些年高性能混凝土的一点心得。

8 结语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功能混凝土是混凝土发展的方向,我相信,在广大技术人员共同努力,特别是两部委指导下的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小组的热心推动下,高性能混凝土必将遍地开花,我国也将从混凝土大国走向混凝土强国!


文章评论

加载中~